2. 正念饮食的“神经-行为”机制
- 前额叶-边缘系统平衡:
正念饮食训练使背外侧前额叶皮层(DLPFC)对杏仁核的抑制增强,减少情绪化进食冲动,在压力情境下高热量食物摄入量减少68%(实验室模拟实验)。 - 味觉神经可塑性:
持续8周正念饮食可使初级味觉皮层(S1)对咸味敏感度提升25%,对甜味偏好度下降40%,其机制与多巴胺D2受体密度改变有关。 - 肠道菌群-脑轴调节:
冥想者肠道中阿克曼氏菌(Akkermansia)丰度增加34%,其代谢产物丙酸盐通过迷走神经-孤束核通路,降低对高脂食物的“成瘾性”评分(r=-0.58)。
页码:上一页